撩洗
拼音liáo xǐ
注音ㄌㄧㄠˊ ㄒ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谓疏浚江湖。《元史·河渠志二》:“ 浙 西诸山之水受之 太湖 ,下为 吴松江 ,东匯 淀山湖 以入海,而潮汐来往,逆涌浊沙,上湮河口,是以 宋 时设置撩洗军人,专掌修治。”
基本含义
- 指借口洗涤、修饰等事情,实际上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或者引诱别人。
详细解释
- 撩洗是由“撩”和“洗”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撩指的是用手或者物品轻轻触摸、拨动,洗指的是清洁、修饰。合在一起,撩洗的意思是通过洗涤、修饰等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者引诱别人。
使用场景
- 撩洗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在言谈举止中使用巧妙手法或者修饰自己的外表来吸引他人的注意。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交际中使用一些手段来引诱别人。
故事起源
- 撩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中,祝英台为了引起梁山伯的注意,每天都会在窗户上洒水,洗衣服,以及修饰自己的容貌。这个故事中的祝英台就是一个典型的撩洗者。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主语为人,谓语为撩洗。
例句
- 1. 她常常在社交场合撩洗自己的外表,以吸引他人的注意。2. 这个商家通过撩洗商品的包装来吸引顾客的眼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撩洗”理解为“撩人”的一种方式,通过修饰、洗涤等手段来吸引他人的注意。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撩拨”、“撩人”等,来丰富对于撩洗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用漂亮的发夹撩洗自己的头发,让同学们都夸她好看。2. 初中生:他在社交网站上撩洗自己的照片,希望能吸引更多的粉丝。3. 高中生:她通过打扮和修饰自己的外表来撩洗暗恋的对象,希望能引起他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