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种饷在词典中的解释
zhǒngxiǎng

种饷

拼音zhǒng xiǎng

注音ㄓㄨㄙˇ ㄒㄧ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谷种和粮食。《后汉书·安帝纪》:“庚子,詔长吏案行在所,皆令种宿麦蔬食,务尽地力,其贫者给种餉。”

基本含义

  • 指养活人口、供给食物。

详细解释

  • 种饷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种指种植,饷指供给食物。这个成语原本是指种植粮食来供养人口,后来引申为供给食物的意思。

使用场景

  • 种饷常用于描述养活人口、供给食物的情况。可以用于谈论农业生产、民生问题等话题。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中有一则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官员叫季孙斯,他提出了种饷的观点,即要通过种植粮食来养活人口。这个观点得到了昭公的赞赏,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成语“种饷”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农民们辛勤劳动,种饷养活了城市的人口。2.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以保证种饷的供给。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种饷”与“种植粮食”联系起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农业、粮食供给相关的成语,如“水涨船高”、“一穷二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爸爸每天都去田里种饷,让我们吃饱饭。初中生:农民是国家的种饷大军,他们辛勤劳动为我们提供食物。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以保证国家的种饷供给。

拆字解意

种饷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