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洽
拼音gǔ qià
注音ㄍㄨˇ ㄑㄧㄚ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普遍鼓动推行。《旧唐书·文宗纪上》:“朕方推表大信,置人心腹,庶使诸侯方岳,鼓洽道化,夷貊飞走,畅泳治功。”
基本含义
- 形容双方意见一致,相互配合默契。
详细解释
- 鼓洽是由动词“鼓”和形容词“洽”组成的成语。鼓指敲打,洽指和谐。鼓洽意味着通过敲打使得双方意见和谐一致,达到默契的配合。
使用场景
- 鼓洽多用于描述人际关系中双方的合作默契,可以用来形容工作团队的协作、夫妻的和睦、朋友的默契等等。该成语强调双方通过沟通和努力,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故事起源
- 鼓洽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四年》。当时,齐国的宰相管仲对国君说:“王与臣鼓洽,而后可图大事。”意思是只有国君与宰相之间的意见和谐一致,才能够制定出有利于国家的重大政策。
成语结构
- 动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们之间的合作非常鼓洽,工作效率很高。2. 夫妻之间要保持鼓洽的沟通,才能够维持婚姻的和谐。3. 团队成员之间的鼓洽配合,使得项目进展顺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鼓洽”记忆为“敲打和谐”。可以想象两个人通过敲打乐器的方式来达到和谐的配合,从而记住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际关系、合作和默契相关的成语,如“和衷共济”、“同舟共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小组的合作非常鼓洽,大家都很愉快地完成了任务。2. 初中生:班级里的同学们之间鼓洽的配合,使得我们在学习和活动中都非常顺利。3. 高中生:学校的各个学院之间要保持鼓洽的沟通,才能够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