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霜砧在词典中的解释
shuāngzhēn

霜砧

拼音shuāng zhēn

注音ㄕㄨㄤ ㄓㄣ

繁体

基本解释

  • 寒秋时捣衣的砧声。 唐 杨巨源 《长城闻笛》诗:“孤城笛满林,断续共霜砧。” 宋 李之仪 《千秋岁·和人》词:“人未老, 蓝桥 谩促霜砧捣。” 元 马臻 《漫成》诗之三四:“ 燕 山 楚 水曾为客,惯听霜砧擣月明。”

基本含义

  • 比喻严寒的天气,寒冷刺骨。

详细解释

  • 霜砧是由“霜”和“砧”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霜”指冬天的霜冻,“砧”指砧板,用来锤打铁器。霜砧形容天气寒冷,冰冷刺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冬天的严寒天气,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们的心情或气氛冷冽。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个人因为犯了罪,被判处在冬天的寒冷天气里锤打砧板,以受到严厉的惩罚。后来,人们用“霜砧”这个成语来形容极其寒冷的天气。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冬天的夜晚,霜砧下,冻得人们连说话的口气都结成了冰。2. 这个城市的冬天非常寒冷,仿佛处处弥漫着霜砧的气息。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霜砧”与寒冷的冬天联系在一起,想象在寒冷的夜晚,人们在霜砧下受冻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其他与天气或寒冷相关的成语,如“寒冬”、“冰雪”等,来进一步扩展对于“霜砧”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冬天的时候,霜砧下,我们要穿厚厚的衣服。2. 初中生:早上出门的时候,霜砧下,呼出的气都成了白雾。3. 高中生:冬天的夜晚,霜砧下,大街上的行人都匆匆赶路。

拆字解意

霜砧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