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串秧在词典中的解释
chuànyāng

串秧

拼音chuàn yāng

注音ㄔㄨㄢˋ ㄧㄤ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不同品种的动物或植物杂交,改变原来的品种。常用作骂人的话,犹言杂种。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七章:“我诳你是串秧的母狗养的。”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在一起做事时,互相串通,勾结在一起。

详细解释

  • 成语“串秧”源于农田中的一种耕作方式。农民在田地里用牛或马拉犁进行耕作时,为了提高效率,通常会把多只牲口拴在同一根犁索上,共同拉犁。而“秧”即指犁索,农民把牲口拴在同一根犁索上,使它们共同承担拉犁的重担,从而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因此,“串秧”这个成语引申为人们在一起做事时,互相串通,勾结在一起,共同达到某种目的。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人们联合起来,共同行动,以达到某种目的。也可以用来贬义,指人们勾结在一起,进行不正当的勾当。

故事起源

  • 关于“串秧”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可能是从农田中的实际耕作方式中引申出来的。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这个团队成员之间常常串秧,只为了实现自己的私利。2. 这些商人为了提高竞争力,互相串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联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串秧”联想为农田中的耕作方式,牛或马拴在同一根犁索上,共同拉犁。想象人们在一起做事时,也需要互相串通,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团队合作、合谋等相关的成语,如“同仇敌忾”、“合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为了组织一次郊游,互相串秧,一起筹备活动。2. 初中生:他们班级的几个人串秧,一起合作,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科技竞赛。3. 高中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几个同学串秧,一起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拆字解意

串秧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