宥弼
拼音yòu bì
注音ㄧㄡˋ ㄅ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形容职司机密,重要。 宋 王珪 《三司使礼部侍郎田况可枢密副使制》:“兹庸倚尔忠方之良,置诸宥弼之地,熙我大业之无穷。”
基本含义
- 宽容纠错,宽恕错误。
详细解释
- 宥弼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宥意为宽容、原谅,弼意为纠正、改正。宥弼的基本含义是宽容他人的错误,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使用场景
- 宥弼常常用于表达宽容纠错、原谅错误的态度。可以用于教育、家庭、工作等各种场合。当他人犯错误时,我们可以选择宥弼的态度,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并给予他们机会重新开始。
故事起源
- 宥弼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强调人性本善,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在这个故事中,孟子的学生公孙丑犯了一个错误,孟子选择宥弼的态度,不但原谅了公孙丑的错误,还帮助他改正了错误。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宥弼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宥弼是一个形容词+动词的结构,表示宽容纠错的意思。
例句
- 1. 他犯了错误,但老师宥弼了他。2. 父母宥弼了我犯的错误,给了我改正的机会。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宥弼的发音“yòu bì”与“有笔”进行联想,表示宽容纠错,就像是有一支笔可以纠正错误一样。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孟子的思想,了解他对人性、教育等方面的观点。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宥弼相似的成语,如“宽以待人”、“宽以教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宥弼了我的错误,让我重新写一遍作业。2. 初中生:我犯了一个错误,但父母宥弼了我,给了我改正的机会。3. 高中生:老师宥弼了我的考试失误,让我有机会重新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