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拷认在词典中的解释
kǎorèn

拷认

拼音kǎo rèn

注音ㄎㄠˇ ㄖ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言屈打成招。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遴捕役》:“毋因疑似以拷认蒙其寃。”

基本含义

  • 指拷问、审讯时,被拷打得不得不承认罪行。

详细解释

  • 拷认是由“拷”和“认”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拷指的是一种刑罚手段,即用刑具拷打受审者;认指被拷打得不得不承认罪行。拷认的含义是指在受到强大的压力或威胁下,被迫承认自己的错误或罪行。

使用场景

  • 拷认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强大的压力或威胁下,被迫承认错误或罪行的情况。可以用于讽刺、批评或描述某人在困境中不得不承认错误的局面。

故事起源

  • 拷认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明代的小说《水浒传》。故事中,宋江为了保护晁盖的妻子李瓶儿,被官府拷打审问。在拷打过程中,宋江被迫承认了杀死梁山泊人马的罪行,最终导致了后来梁山泊起义的发生。

成语结构

  • 拷认是由“拷”和“认”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属于动宾结构。

例句

  • 1. 在警方的拷打下,嫌疑犯不得不拷认自己的罪行。2. 老板的威逼利诱下,员工拷认了自己的过失。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拷问”和“承认”的组合词语。拷问是一种刑讯手段,而承认则代表被迫承认罪行。通过联想这两个词语,可以更容易记住拷认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拷贝、拷贝粘贴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考试中作弊被老师发现,不得不拷认自己的错误。2. 初中生:在警察局的审问中,嫌疑人拷认了自己参与了抢劫案。3. 高中生:政府部门拷打环境污染企业,迫使其拷认了违法行为。4. 大学生:面对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学生们应该勇于拷认自己的错误并接受处罚。

拆字解意

拷认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