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裁示在词典中的解释
cáishì

裁示

拼音cái shì

注音ㄘㄞˊ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定夺并示知。《三国演义》第六四回:“今 荆州 眷念旧情,不忘族谊。主公若能幡然归顺,量不薄待。望三思裁示。” 清 史致谔 《同治二年三月初一日禀左宗棠》:“再 台州府 各属应徵钱粮额数无几,应否飭令一併就近解道,抑应批解司库之处,并乞裁示。”

基本含义

  • 指上级领导或权威机构做出的指示或命令。

详细解释

  • 裁示是由“裁决”和“示意”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裁决意为做出决定,示意意为表示意思。裁示的含义是指上级领导或权威机构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的指示或命令,一般是为了解决问题或给出具体的规定。

使用场景

  • 裁示常常用于形容上级领导或权威机构的指示或命令。例如,在公司或组织中,高层领导可以向下级员工裁示工作任务或指导方针。裁示也可以用于描述政府机构对社会或公民做出的具体要求。此外,裁示还可以用于形容法院对案件做出的判决。

故事起源

  • 关于裁示的具体故事起源暂无明确记载,但根据成语的组成部分可以推测其含义。裁示中的“裁决”一词表示做出决定,而“示意”一词表示表示意思。因此,裁示可能起源于古代官员或领导在处理问题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的明确指示或命令。

成语结构

  • 裁示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领导裁示我们要加强团队合作,共同完成这个项目。2. 政府裁示所有企业必须按时缴纳税款。3. 法院裁示被告必须赔偿原告一定的经济损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裁示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上级领导或权威机构站在高处,向下发出指示或命令的姿势,表示对下级的裁决或示意。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裁示相关的成语,如裁判、裁决、示意等。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用法和故事起源。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裁示我们要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校长裁示学生要遵守校规,不得迟到早退。3. 高中生:领导裁示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4. 大学生:教授裁示学生要认真听讲,完成课程作业。5. 成年人:公司总裁裁示员工要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拆字解意

裁示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