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予取予擕在词典中的解释
dài

予取予擕

拼音yǔ qǔ yǔ dài

注音

繁体予寧

基本解释

  • 亦作“ 予取予夺 ”。从我处掠取。 梁启超 《克林威尔传》第五章:“今且冻饿委沟壑,所餘更何长物之与有?予取予擕,公等自为之!” 廖仲恺 《农民运动所当注意之要点》:“为谋永远撤去我海关之屏障,以任其予取予擕。” 秦牧 《拳头海岸》:“许多被目为可以予取予夺地得到财富的海岸,一处处都伸出了拳头来,变成了‘拳头海岸’。”

基本含义

  • 予取予擕是一个四字成语,意思是给予和拿走都要合理,不能过分操纵或占有。

详细解释

  • 予取予擕是指在交往或交易中,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公平交换,不能一方占尽便宜,而对方一无所得。这个成语强调了公平、公正和互惠的原则,提醒人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要遵循这些原则。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商业交易或合作关系中的公平原则。可以在商务谈判、合作协议或者人际交往中使用。

故事起源

  • 予取予擕最早出自《左传·襄公十三年》:“予取予擕,靡有孑遗。”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齐国的襄公向晋国借兵,晋国的文公答应了襄公的请求,并且派出了大军。但是,在出发前,晋国的文公又改变主意,想要借机侵略齐国。襄公得知后,立即派人向晋国要求返还借出的兵力,并表示自己会返还晋国之前借给齐国的东西。最后,晋国同意了襄公的要求,两国恢复了友好关系。

成语结构

  • 予取予擕由两个相同的对称结构组成,表示互惠互利的原则。

例句

  • 1. 在合作中,予取予擕是最基本的原则。2. 我们要遵循予取予擕的原则,不可贪图私利。3. 予取予擕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予取予擕记忆为“给予和拿走都要合理”,通过将两个相似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以德报怨”、“物有所值”等,进一步了解公平原则在语言中的体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予取予擕。2. 初中生:在交往中,我们应该遵循予取予擕的原则,不可占尽对方的便宜。3. 高中生:商业交易中要遵循予取予擕的原则,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拆字解意

予取予擕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