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降龙伏虎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ànglóng

降龙伏虎

拼音jiàng lóng fú hǔ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xiáng lóng fú hǔ ㄒㄧㄤˊ ㄌㄨㄙˊ ㄈㄨˊ ㄏㄨˇ

    降龙伏虎(降龍伏虎) 

    ◎ 降龙伏虎 xiánglóng-fúhǔ

    [subdue the dragon and tame the tiger——overcome powerful adversaries] 比喻战胜重大困难或强大势力。亦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困难

    我是大唐来的,我手下有降龙伏虎的徒弟,你若撞着他,性命难存也!——《西游记》

基本含义

  • 指能够战胜强大的对手,具有非凡的勇气和能力。

详细解释

  • 比喻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或克服困难,显示出勇敢无畏的精神和过人的才能。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有勇气、胆量和智慧的人,也可用于形容英勇无畏的事迹或成就。

故事起源

  • 成语“降龙伏虎”最早出现在《左传·庄公十三年》中,原文是“降龙伏虎,天下莫敢敌者。”后来逐渐演变成成语。这个成语的形象描绘了一个人勇敢无畏地面对强大的敌人,展现出超凡的能力和智慧。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动词+名词,表示“降龙”和“伏虎”两个动作。

例句

  • 1. 他在比赛中展现出降龙伏虎的实力,击败了所有的对手。2. 面对困难,我们要像降龙伏虎一样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降龙伏虎”与勇敢、战胜困难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鲜明的印象。可以通过画图、编故事等方式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勇敢无畏、战胜困难相关的成语,如“破釜沉舟”、“百折不挠”等,进一步丰富词汇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降龙伏虎一样勇敢地面对考试。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表现出降龙伏虎的实力,赢得了冠军。3. 高中生:只有降龙伏虎的精神,才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