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音
拼音qī yīn
注音ㄑㄧ ㄧㄣ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栖音”。停止啼鸣。 晋 陆云 《岁暮赋》:“兽藏丘而絶迹兮,鸟攀木而栖音。”
基本含义
- 指动物栖息或停留在一处地方,发出声音。
详细解释
- 成语“栖音”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栖”和“音”。在这里,“栖”是指动物栖息或停留在一处地方,“音”是指声音。成语的含义是指动物在某个地方栖息时发出的声音。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动物在特定地方发出的声音,也可以用于比喻人在特定环境中发出的声音。
故事起源
- 成语“栖音”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诗经》中的《邶风·静女》一诗中:“静女其姝,俨如之何?栖息在沮,言沮之害。”这里描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栖息在沮水边,发出悲伤的声音。后来,人们将“栖音”作为成语使用,用来形容动物在某个地方栖息时发出的声音。
成语结构
- 动物栖息的地方 + 发出的声音
例句
- 1. 晨曦中,林间传来了鸟儿的栖音,宁静而美丽。2. 夜晚,池塘里的青蛙栖音回荡在山谷中,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只小鸟栖息在树上,发出动听的歌声,形成了“栖音”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动物和声音相关的成语,如“鸟语花香”、“鸡犬相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早上,我在树下听到了鸟儿的栖音。2. 初中生:夏天的夜晚,池塘里的青蛙栖音回荡在山谷中。3. 高中生:在农田里,可以听到蝉虫的栖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