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道不拾遗在词典中的解释
dàoshí

道不拾遗

拼音dào bù shí yí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dào bù shí yí ㄉㄠˋ ㄅㄨˋ ㄕㄧˊ ㄧˊ

    道不拾遗(道不拾遺) 

    ◎ 道不拾遗 dàobùshíyí

    [no one pockets anything found on the road;no one would keep lost articles found by the roadside] 无人捡取路上失物。形容刑法严峻,无人敢犯法。也形容民风廉直,社会安宁

    为长陵令,道不拾遗。——《汉书·何并传》

基本含义

  • 指道德高尚、操守正直,不会有任何失落或疏忽。

详细解释

  • 道不拾遗是由《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的一句话演化而来。拾遗是指拾取别人遗失的东西,道不拾遗即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高尚,不会有任何失落或疏忽。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的操守正直和品德高尚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道不拾遗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操守正直,不会做出任何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可以用在赞美、称赞一个人的正直和诚信上。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的故事是这样的:昭公是一个鲁国的君主,他在位期间非常注重政治道德和治理。有一次,昭公的宰相季孙遗失了一把玉玺,但是没有人拾取。昭公听闻后非常高兴,因为这表明他的官员们都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不会贪图私利。于是,他用“道不拾遗”来形容这种品德高尚的行为。

成语结构

  • 主语+道不拾遗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道不拾遗的人,从来没有做过任何违背道德的事情。2. 这个公司的员工都非常诚信,道不拾遗。3. 他的品德高尚,道不拾遗,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道不拾遗”拆分为“道”、“不”、“拾”、“遗”四个字,分别记忆它们的含义。同时,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道德的道路上,不会拾取别人遗失的东西,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道德品质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除了“道不拾遗”之外,还有许多与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忠诚正直”等。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成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很守规矩,道不拾遗。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时刻保持道德品质,做一个道不拾遗的人。3. 高中生:在高考中,我们要守规矩,道不拾遗,才能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