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诟
拼音rǔ gòu
注音ㄖㄨˇ ㄍ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犹辱骂。 唐 元稹 《故金紫光禄大夫赠太保严公行状》:“虽走胥负卒、幼子童孙,终不得闻辱詬之言,而窥怠堕之容矣。”
基本含义
- 辱骂、侮辱、侮辱性的言语
详细解释
- 指以诽谤、污蔑等方式对人进行侮辱和辱骂。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言辞或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侮辱和辱骂。
故事起源
- 辱诟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滕文公上》中。孟子在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一位叫滕文公的人,他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经常用侮辱性的言语辱骂他人。孟子以此来批评他的行为,告诫人们不要用辱骂的方式对待他人。
成语结构
- 动词+动词
例句
- 1. 他用辱诟的言辞对待同事,导致同事们都不愿意与他合作。2. 这位演讲者不应该用辱诟的语言来攻击他人,这样只会破坏讲座的气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辱诟”与“侮辱”、“辱骂”等含义相关的词语进行联想,同时可以尝试用例句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言语和行为相关的成语,如“言过其实”、“口是心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用辱诟的话语伤害了我。初中生:那个学生对老师说了很多辱诟的话。高中生:在辩论比赛中,选手们互相辱诟,争夺胜利。大学生:他被辱诟后,感到很受伤,但还是选择了保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