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穣子
拼音mián huā ráng zǐ
注音ㄇㄧㄢˊ ㄏㄨㄚ ㄖㄤˊ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即皮棉。 梁斌 《红旗谱》二三:“咱也开轧花房,轧了棉花穰子走 天津 ,直接和外国洋商打交通。”
基本含义
- 比喻言行温和、待人宽厚、善待他人。
详细解释
- 棉花,指棉花的质地柔软舒适;穣子,指农作物丰收。棉花穣子比喻人的言行温和、待人宽厚、善待他人,形容人性情温暖、善良和友好。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温和、待人宽厚、善解人意。可以用来赞美他人的善良和友好,也可以用来劝勉他人待人和善。
故事起源
- 《礼记·中庸》中有一则故事,孔子的弟子曾问他什么是中庸之道。孔子回答说:“棉花穣子也。”意思是中庸之道就像棉花那样柔软舒适,又像丰收的穣子一样丰富和善良。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例句
- 1. 他待人宽厚、温和,真是棉花穣子般的好人。2. 她的性格温暖如棉花穣子,深受大家的喜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棉花和丰收的穣子形象化,想象棉花柔软舒适的质地和穣子丰收的喜悦,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待人宽厚、善解人意有关的成语,如“以德报怨”、“和气生财”等,来进一步丰富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像棉花穣子一样待人宽厚,不要欺负同学。2. 初中生:爸爸妈妈教导我要学会理解别人,像棉花穣子一样对待身边的人。3. 高中生: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以善良的心态对待他人,像棉花穣子一样待人宽厚。4. 大学生及以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重要,我们要以温和的心态和善良的行为来待人,像棉花穣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