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黩
拼音sī dú
注音ㄙㄧ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个人的耻辱。 南朝 宋 傅亮 《让尚书仆射表》:“备之前誥,必将上增国垢,下招私黷。”
基本含义
- 私自掠夺财物或权益。
详细解释
- 私黩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私指私自、个人的意思,黩指掠夺、抢夺的意思。私黩指的是个人以非法或不正当的方式掠夺他人的财物或权益。
使用场景
- 私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贪婪、自私、不择手段的人。可以用于形容个人非法侵占他人财产或权益的行为。
故事起源
- 私黩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元年》。在这个故事中,昭公是一个国君,他的国家被侵略,国家的财物被掠夺一空。昭公希望能够追回被掠夺的财物,于是派遣使者去寻找。最后,使者找到了贼寇,但贼寇却以“私黩”为由拒绝归还财物。这个故事成为了私黩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私黩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因为私黩他人财物而被判刑。2. 这个公司高层私黩了员工的奖金,导致员工不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私黩与“私自掠夺”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贪婪、自私、不择手段的成语,如“倚势欺人”、“以权谋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私黩了我的铅笔,我告诉老师了。2. 初中生:她私黩了我的手机,我很生气。3. 高中生:他因为私黩他人的考试成绩而被开除。4. 大学生:公司高层私黩员工的福利,导致员工集体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