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招谏匦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āojiànguǐ

招谏匦

拼音zhāo jiàn guǐ

注音ㄓㄠ ㄐㄧㄢˋ ㄍㄨㄟ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帝王在朝堂上设置的征求规劝的意见箱。《宋史·高锡传》:“ 锡 徒步诣招諫匭上书,请择贤任官,分治众职。”

基本含义

  • 招谏匦是指善于接受忠告,勇于听取劝谏的人。

详细解释

  • 招谏匦的意思是招募谏言之器。匦指的是古代用来盛放文书的匣子。这个成语比喻善于接受忠告的人,能够虚心听取劝谏,不自负、不固执己见。

使用场景

  • 招谏匦可以用来形容领导者或者决策者,表示他们愿意倾听意见和建议,不固执己见,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忠告。

故事起源

  • 招谏匦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齐国。相传,齐国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宰相叫管仲。管仲非常重视谏言,他经常招募有才干的人为他出谋划策,用来盛放谏言的匣子就被称为招谏匦。管仲以其明智的决策和开明的态度,使齐国在他的治理下成为了一个繁荣强盛的国家。

成语结构

  • 招谏匦的结构是“招+谏+匦”。

例句

  • 1. 领导者应该像招谏匦一样,虚心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2. 只有招谏匦的人才能够不断进步,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招募谏言之器的匣子,里面装满了各种意见和建议,而招谏匦的人则是勇于接受这些谏言的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听取忠告和建议相关的成语,如“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明哲保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招谏匦,她总是鼓励我们虚心学习。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像招谏匦一样,听取同学们的建议,帮助我们班级更好地发展。3. 高中生:在大学申请过程中,我把招谏匦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决策中,虚心听取老师和家长的意见,最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拆字解意

招谏匦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