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贕
拼音bù dú
注音ㄅㄨˋ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同“ 不殰 ”。《淮南子·原道》:“兽胎不贕,鸟卵不毈。” 高诱 注:“胎不成兽曰贕。”
基本含义
- 不贪求名利,不追逐虚荣。
详细解释
- 不贕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品德,指的是不贪图名利,不追逐虚荣。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应该追求真善美,注重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追求,而不是片面追逐外在的名利和虚荣。
使用场景
- 不贕常用于教育、道德和品德教育的场景中,用来告诫人们不要贪图名利,不要追逐虚荣,要注重内在的修养和道德的追求。也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不追求虚华的生活方式,追求真实和纯粹的生活。
故事起源
- 《孟子》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鲁哀公的国君,他的国家非常富有,但他却不追求名利,不贪图虚荣。他认为追求名利和虚荣只会使人心浮气躁,不利于修身养性。因此,他选择了过简朴的生活,注重内在的修养和道德的追求。后来,人们用“不贕”来形容这种不贪求名利的品德。
成语结构
- 不贕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不”是表示否定的副词,“贕”是一个表示贪图、追求的动词。
例句
- 1. 他不贕名利,专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2. 她不贕虚荣,只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不贕”与“不贪不求”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也可以将其与寓言故事中的鲁哀公进行联系,将故事情节与成语的含义结合起来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不求闻达”、“不务虚名”等,以加深对不贕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不贕玩具,我想和小伙伴一起玩耍。2. 小学生:我不贕做作业,我要专心学习知识。3. 初中生:他不贕追求时尚,更注重学习和成长。4. 高中生:她不贕追逐虚荣,她要追求真正的自我价值。5. 大学生:大家不贕追求名利,共同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掌握“不贕”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