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羹污朝衣在词典中的解释
gēngcháo

羹污朝衣

拼音gēng wū cháo yī

注音ㄍㄥ ㄨ ㄔㄠˊ 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 汉 刘宽 妻试 宽 性情与气度的故事。《后汉书·刘宽传》:“夫人欲试 宽 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 宽 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品行败坏,道德沦丧。

详细解释

  • 羹污,指污秽的菜汤;朝衣,指早晨穿的衣服。成语“羹污朝衣”比喻一个人品行败坏,道德沦丧,就像早晨穿上了污秽的衣服一样。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行为或品行极其恶劣,道德败坏。

故事起源

  • 《孟子·梁惠王上》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梁惠王问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何故而独不忍人?”孟子回答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但有些人的不忍人之心像羹污朝衣,不忍人之心被他们自己的恶行所污染。”

成语结构

  • 主语+羹污朝衣

例句

  • 1. 他的行为如此恶劣,简直羹污朝衣。2. 这个人品行败坏,道德沦丧,真是羹污朝衣。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羹污朝衣”与形象相对应,想象一个人早晨穿上了污秽的衣服,表示他的品行恶劣,道德败坏。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和人格塑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钱包,真是羹污朝衣。2. 初中生:他不仅欺骗了朋友,还偷了父母的钱,真是羹污朝衣。3. 高中生:他的行为不仅败坏了自己的名誉,也给家庭带来了耻辱,简直羹污朝衣。4. 大学生:一个人的品行和道德决定了他的人格,羹污朝衣的人注定无法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拆字解意

羹污朝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