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施散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īsàn

施散

拼音shī sàn

注音ㄕㄧ ㄙ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布施散发。《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 孔子 曰:‘富而不好礼,殃也。 敬叔 以富丧矣而又弗改,吾惧其将有后患也。’ 敬叔 闻之,骤如 孔氏 ,而后循礼施散焉。” 郁达夫 《出奔》:“这些富绅地主,到了每年的冬天,拿出钱来施米施衣,米票钱票总要交一大把给 董大善士 ,托他们夫妇在就近的乡间去酌量施散。”

基本含义

  • 指不加选择地散发、分发。

详细解释

  • 施散是指不加选择地散发、分发,表示慷慨地给予、广泛地分发。这个成语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行为。

使用场景

  • 施散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慷慨大方地给予帮助、分享资源的行为。可以用于夸奖一个人乐于助人、善良大方的品质。

故事起源

  • 施散的起源与《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故事有关。故事中,淮阴侯刘邦在起义时,军队缺少粮食,他却将自己的粮食分给了士兵,以鼓舞士气。这种慷慨大方的行为被后人称为“施散”。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总是施散自己的财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 这位慈善家施散了大量的捐款,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修建了学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施舍”这个词进行联想记忆。施散与施舍在意义上有相似之处,都表示慷慨给予的行为。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慷慨、乐于助人相关的成语,如“施以援手”、“仗义执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总是施散奖励物品给我们,让我们更加努力学习。2. 初中生:父母施散了他们的爱,让我感受到无尽的温暖和关怀。3. 高中生:社会需要更多的人施散爱心,帮助那些困境中的人们。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施散知识,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拆字解意

施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