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壶
拼音tóu hú
注音ㄊㄡˊ ㄏ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投壶 tóuhú
[a game during feast in which the winner was decided by the number of arrows thrown into a distant pot] 古时宴会时的娱乐活动,大家轮流把筹投入壶中,投中少者须罚酒
详细解释
古代宴会礼制。亦为娱乐活动。宾主依次用矢投向盛酒的壶口,以投中多少决胜负,负者饮酒。参阅《礼记·投壶》。《左传·昭公十二年》:“ 晋侯 以 齐侯 宴, 中行穆子 相。投壶, 晋侯 先, 穆子 曰:‘有酒如 淮 ,有肉如坻。宴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后汉书·祭遵传》:“ 遵 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 唐 韩愈 《郑公神道碑文》:“公与宾客朋游,饮酒必极醉,投壶博弈,穷日夜,若乐而不厌者。”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投壶视诸戏最为古雅。”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太炎 先生曾教我小学,后来因为我主张白话,不敢再去见他了,后来他主张投壶,心窃非之。”
基本含义
- 指投掷壶或击球壶,比喻做事有技巧,能准确地把握住时机。
详细解释
- 投壶是一项古老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玩家需要用力投掷壶或击球壶,使其准确落在目标区域内。这个成语借用了投壶的动作,比喻在做事情时具备技巧和准确度,能够抓住时机,取得成功。
使用场景
- 投壶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做其他事情时,能够灵活运用技巧和准确判断,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销售人员在交谈中巧妙地把握住了客户的需求,成功地达成了销售目标。
故事起源
- 投壶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一项受到贵族和文人雅士喜爱的体育活动。据说,古代的壶比赛非常盛行,壶的形状类似于现代的投掷铁饼,参赛者需要运用技巧将壶投掷到指定的目标位置。因此,投壶成为了形容人们在做事时灵活运用技巧和准确判断的比喻。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在谈判中投壶得当,成功地达成了合作协议。2. 这位运动员投壶的技巧非常高超,每次都能够取得好成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进行一场投壶比赛,需要灵活运用技巧和准确判断,才能将壶投掷到指定的目标位置。通过将自己置身于这个场景中,可以更加深刻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1.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体育活动的信息,如射箭、赛马等。2. 学习其他与技巧和准确度相关的成语,如手不释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比赛中投壶得很准,拿到了第一名。2. 初中生:他在考试中投壶得当,取得了优异的成绩。3. 高中生:在面试中,我投壶得当,给了面试官深刻的印象。4.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我们需要投壶得当,才能取得好的团队成绩。5. 成人:在工作中,我经常需要投壶,将工作任务完成得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