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
拼音zhāo líng
注音ㄓㄠ ㄌ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1).陵墓名。 唐太宗 墓。在 陕西省 礼泉县 九嵕山 。利用山峰凿成。著名的 昭陵 六骏石刻,原来即列置在 昭陵 北面祭坛的东西两庑房内。 前蜀 韦庄 《闻再幸梁洋》诗:“ 兴庆 玉龙寒自跃, 昭陵 石马夜空嘶。” 清 张际亮 《迁延》诗:“石马 昭陵 烦北望, 太宗 兄弟总纵横。”参阅 宋 宋敏求 《长安志·醴泉》。
(2).陵墓名。 明穆宗 墓。在 北京市 昌平县 大峪山 东。为 明 十三陵之一。
(3).陵墓名。 清太宗 墓。亦称 北陵 。在 辽宁省 沉阳市 北 隆业山 。为关外 清 代三陵( 昭陵 、 福陵 和 永陵 )中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个。解放后辟为 北陵公园 。参阅《清会典事例·盛京工部·陵寝规制》。
(4). 宋 仁宗 葬 永昭陵 , 宋 人以 昭陵 作为 仁宗 的代称。 宋 楼钥 《王岐公玄英宗诏草》:“ 昭陵 以 英宗 为皇子。”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一日…… 昭陵 曰:‘甚好。’”
基本含义
- 指明亡国之事,警示后人。
详细解释
- 昭陵是指明亡国之事,警示后人的意思。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历史上的故事,意思是要保持警惕,不要重蹈覆辙。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提醒人们不要犯历史上的错误,警示后人不要重复失败的经验。
故事起源
- 昭陵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但由于暴政和苛捐杂税,导致民不聊生,最终秦朝灭亡。昭陵成语就是从秦始皇陵中发掘出来的一块石碑上的文字,警示后人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成语结构
- 昭陵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昭和陵墓,意为明确指明陵墓。
例句
- 1. 历史上的教训应该让我们警醒,不要再次昭陵。2.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避免重蹈覆辙,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昭陵成语与中国历史中的秦朝灭亡联系起来,用来提醒自己不要重复历史的错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秦朝的历史,以及其他类似的警示性成语,如“触类旁通”、“前车之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警惕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像昭陵一样。
2. 初中生
- 历史课上学到了秦朝的故事,明白了昭陵成语的意义。3. 高中生: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要再昭陵,重复历史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