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囿
拼音sú yòu
注音ㄙㄨˊ ㄧ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世俗的局限。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虽然,此亦赖夫勇猛无畏之人,独立自强,去离尘垢,排舆言而弗沦于俗囿者也。”
基本含义
- 指受到传统观念、习俗束缚,无法自由发展。
详细解释
- 俗囿意为被俗务所困扰,无法自由发展。形容受到传统观念、习俗的束缚,无法追求个人的理想和发展。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个人或群体因受传统观念、习俗限制而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或追求个人发展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有一则故事。传说孟子在楚国时,曾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鸟,飞到了齐国。齐国人看到孟子变成鸟后,都惊讶不已,并纷纷前来观看。孟子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终于得到了认可。然而,齐国人的惊讶并非是因为孟子的才华和智慧,而是因为他们从未见过鸟类。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如果只处于一个固定的环境中,受到一成不变的传统观念和习俗的束缚,就像是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无法得到更广阔的视野和发展空间。
成语结构
- 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俗”是形容词,表示受到传统观念、习俗的束缚;“囿”是名词,表示被困扰、限制的状态。
例句
- 1. 他一直生活在乡村,受到了俗囿的束缚,无法追求自己的梦想。2. 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很传统,很多人都被俗囿所困扰,无法展现自己的真正才华。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俗囿”与“束缚”、“限制”等词语进行联想,形成对该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束缚自己”、“窠臼”等,了解更多关于自由发展和突破传统观念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受到俗囿的束缚,我要追求自己的梦想!2. 初中生:在这个传统观念很重的社会,很多人都受到俗囿的限制,无法展现自己的真正才华。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够摆脱俗囿,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发展,不被传统观念所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