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暴
拼音chāo bào
注音ㄔㄠ ㄅ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掠夺。《后汉书·西羌传》:“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蕲水》:“蛮左凭居,阻藉山川,世为抄暴。”《梁书·陈庆之传》:“诸军并无鬭心,皆谋退缩,岂是欲立功名,直聚为抄暴耳!”
基本含义
- 指突然出现的暴力行为或突发事件。
详细解释
- 抄暴是由动词“抄”和名词“暴”组成的成语。其中,“抄”意为突然出现,指忽然发生或出现;“暴”意为暴力,指激烈、猛烈的行为或事件。抄暴形容突然发生的暴力行为或突发事件。
使用场景
- 抄暴一词通常用于描述突然发生的暴力行为,如社会上的抢劫、打斗、暴乱等。也可以用来形容突发事件,如突然的自然灾害、事故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抄暴来描述一些突发且具有破坏性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抄暴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二十一年》:“公怒,抄暴。”这里描述了一个国君因为愤怒而突然发起的暴力行为。后来,抄暴逐渐被用来形容突然发生的暴力行为或突发事件。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最近发生的抄暴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 这个地区经常发生抄暴事件,市民生活在恐惧中。3. 突然的抄暴使整个城市陷入了混乱之中。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抄暴”联想为一个突然出现的暴力行为,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突然冲进来进行暴力行为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新闻、观看相关报道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抄暴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案例,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学校门口发生了一起抄暴事件,很吓人。2. 初中生:电视上报道了最近发生的抄暴事件,我们要珍惜和平的生活。3. 高中生:社会上的抄暴事件屡见不鲜,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