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驿隶在词典中的解释

驿隶

拼音yì lì

注音ㄧˋ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驿站的仆役。《太平广记》卷四二七引 唐 张读 《宣室志·李徵》:“向者见君,有二吏驱而前,驛隶挈印囊以导,庸非为御史而出使乎。” 唐 韩愈 《刘统军碑》:“驛隶走呼,有中使来;公迎于驛,遂行不迴。”

基本含义

  • 驿站和驿丞的职务。

详细解释

  • 驿隶,古代官职名称,指驿站的官员和职务。驿站是古代的一种交通设施,用于驿传传递公文、信件和旅客。驿丞是驿站的官员,负责管理驿站的日常事务。

使用场景

  • 用来形容官员的职务或者公务。也可以用来比喻管理工作或者职责。

故事起源

  • 驿隶这个成语的故事来源于《左传·宣公十年》。故事中,鲁国的宣公派遣驿丞去周国传递公文,驿丞在途中遇到了困难,无法按时交付公文。宣公因此责怪驿丞没有履行职责,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例句

  • 1. 他在公司担任驿隶的职务,负责处理日常的行政工作。2. 作为学校的校长,他需要承担驿隶的职责,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想象驿站的官员驾马快速传递公文和信件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1. 了解古代交通运输方式和驿站的历史。2. 学习其他与官员职务相关的成语,例如“官样文章”、“官官相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个驿隶,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工作。2. 初中生:老师给我分配了驿隶的任务,让我负责整理班级的考试成绩。3. 高中生:在学生会的工作中,我担任了驿隶的职务,负责组织活动和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拆字解意

驿隶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