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饩廪在词典中的解释
lǐn

饩廪

拼音xì lǐn

注音ㄒㄧˋ ㄌㄧ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餼稟 ”。古代官府发给的作为月薪的粮食。亦泛指薪俸。《管子·问》:“问死事之寡,其餼廩何如?” 尹知章 注:“餼廩,言给其餼廩。餼,生食。廩,米粟之属。”《南史·儒林传序》:“馆有数百生,给其餼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四年》:“馆有数百生,给其餼廩。”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闻余到,各捐餼廩延饮于 小全园 。”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官设工场,辜较有所成者之直四分之一以为餼稟,使役佣于商人者,穷则有所归也。”

基本含义

  • 指给予食物和工资等物质待遇。

详细解释

  • 饩廪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饩指的是给予食物,廪指的是给予工资等物质待遇。饩廪的意思是给予人以物质待遇,满足其生活需求。

使用场景

  • 饩廪常用于描述给予他人物质上的帮助或回报,特别是在经济上提供支持和援助的情况下。可以用来形容公司或组织给员工发放薪水和福利,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给予他人食物、衣物或其他物质帮助的行为。

故事起源

  • 饩廪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在古代,国家和封建主给予官员和百姓的工资和食物都是从国库和粮仓中发放的。饩廪一词就是形容国家或封建主给予人民物质待遇的行为。

成语结构

  • 饩廪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饩”和名词“廪”组成。

例句

  • 1. 公司每个月按时饩廪,员工们非常满意。2. 这个富商经常饩廪贫困的人,帮助他们改善生活。3. 政府要饩廪农民,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饩廪这个成语:1. 将饩廪拆分成两个部分,“饩”和“廪”,分别记忆它们的意思。2. 将饩廪与给予物质待遇的行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场景,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饩廪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饮水思源”、“丰衣足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经常饩廪我们,给我们发放零食和奖品。2. 初中生:父母每个月都会饩廪我,给我生活费和零花钱。3. 高中生:学校饩廪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学金和各种荣誉。4. 大学生:我在社区志愿者组织里饩廪贫困的孩子们,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

拆字解意

饩廪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