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抟国在词典中的解释
tuánguó

抟国

拼音tuán guó

注音ㄊㄨㄢˊ ㄍㄨ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聚集国力。《管子·霸言》:“夫摶国不在敦古,治世不在善攻,霸王不在成曲。” 尹知章 注:“摶,聚也。”

基本含义

  • 指治理国家,统一天下。

详细解释

  • 抟国是由“抟”和“国”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抟,读音为tuán,意为统一;国,读音为guó,意为国家。抟国的基本含义是指治理国家,统一天下。

使用场景

  • 抟国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一个人或者一方势力能够有效地统一和治理一个国家,使国家安定繁荣。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有能力统一天下的领导者或者政治家。

故事起源

  • 抟国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相传,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名叫昭王的君主,他采用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手段,成功地统一了楚国,并且使楚国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发展和繁荣。由于他的治理能力出众,后人将他的统治称为“抟国”,并将其作为一个成语来形容有能力统一和治理国家的领导者。

成语结构

  • 抟国是一个由动词“抟”和名词“国”组成的成语,其中“抟”表示动作,而“国”表示对象。

例句

  • 1. 他是一个有能力抟国的领导者。2. 这位政治家用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抟国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抟”字的发音“tuán”和“统”字的发音“tǒng”进行联想,因为“抟国”意为统一国家。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和运用这个成语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历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他与统一国家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学习昭王,将来也能抟国。2. 初中生:昭王的能力真厉害,他成功地抟国了。3. 高中生:了解历史,我们可以从昭王的抟国经验中汲取智慧。4. 大学生:昭王是一个伟大的领导者,他的抟国成就影响了整个楚国的历史进程。

拆字解意

抟国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