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鬲之困
拼音jiāo gé zhī kù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jiāo gé zhī kùn ㄐㄧㄠ ㄍㄜˊ ㄓㄧ ㄎㄨㄣˋ
胶鬲之困(膠鬲之困)
胶鬲 , 商 周 时人, 纣 时因遭世乱,曾隐遁为商。《孟子·告子下》:“ 胶鬲 举於鱼盐之中。”后因以“胶鬲之困”指士人不在位而处于困难之境。 唐 元杰 《湞阳果业寺开东岭洞谷铭序》:“ 元和 丙申岁秋八月,余以 胶鬲 之困,庽居精舍。”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因为缺少合适的容器而难以收纳整理。
详细解释
- 胶鬲是古代一种用于煮水的器具,没有盖子。胶鬲之困比喻事物因为缺少适当的容器而难以整理或收拾。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物无法整齐地摆放、归纳或整理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事情的难以处理或解决。
故事起源
- 传说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管仲向齐桓公推荐了一个能力出众的人才,但是齐桓公却不相信。管仲为了证明这个人的能力,就把一只胶鬲放在地上,要求这个人把胶鬲里的水倒进另一个鬲里,但是不许水洒出来。这个人没有困惑,他找来了一只更大的鬲,把胶鬲放进去,然后把水倒进另一个鬲里,成功地完成了任务。管仲看到后大为赞赏,因为他能够在困难的情况下找到解决办法,所以形容事物因为缺少合适的容器而难以收纳整理的情况就被称为胶鬲之困。
成语结构
- 主语+胶鬲之困
例句
- 1. 我的书桌太小了,书本太多,经常遇到胶鬲之困。2. 他收拾房间的时候,遇到了胶鬲之困,因为没有足够的储物空间。3. 这个项目的资金安排出了问题,公司陷入了胶鬲之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胶鬲想象成一个没有盖子的容器,而困难的事物就像水一样无法收拾整齐。可以通过想象胶鬲里的水洒出来,使事物变得一团糟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整理、收纳相关的成语,如“有条不紊”、“井井有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把玩具放进箱子里的时候,遇到了胶鬲之困,因为箱子太小了。2. 初中生:我整理书包的时候,遇到了胶鬲之困,因为书太多了。3. 高中生:我整理资料的时候,遇到了胶鬲之困,因为没有足够的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