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抑勒在词典中的解释

抑勒

拼音yì lè

注音ㄧˋ ㄌ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强逼;压制。 宋 范仲淹 《奉乞罢陕西近里州军营田》:“官吏不能体朝廷之意,将远年瘠薄无人请佃逃田,抑勒近邻人户分种,或令送纳租课。” 元 曾瑞 《哨遍·麈腰》套曲:“望得些风流意,拘鈐寂寞,抑勒孤悽。”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据无上之威权,施非理之抑勒。”
    (2).勒索;克扣。 宋 苏轼 《论给田募役状》:“委是良田,方得收买。如官价低小,即听卖与其餘人户,不得抑勒。”《明史·外国传四·琉球》:“时贡使所携土物,与 闽 人互市者,为奸商抑勒,有司又从而侵削之。”《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其给纳常钱,有所抑勒,令提举司觉察,奏劾。”

基本含义

  • 抑制、压抑。

详细解释

  • 抑勒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抑”和“勒”两个字组成。抑勒的基本含义是指压抑、抑制。在使用时,抑勒通常表示对情绪、欲望或行动的抑制和约束。

使用场景

  • 抑勒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自我约束或克制自己的欲望、情感或行为。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轻易发怒或崩溃。此外,抑勒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有自制力,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或冲动,从而避免做出错误的决定或行为。

故事起源

  • 抑勒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三年》这篇古代文献中。故事讲述了齐国的襄公在一次狩猎中,他看到一只鹿,非常想射杀它。但是他意识到如果射杀这只鹿,将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于是他抑制住了自己的欲望,没有射杀鹿。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在某些情况下,要懂得抑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后果。

成语结构

  • 抑勒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抑”是动词,表示抑制、压抑;“勒”是宾语,表示被抑制的对象。

例句

  • 1. 他在面对困难时能抑勒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2. 她抑勒住了自己的欲望,没有购买不必要的东西。3. 学生们在考试前都需要抑勒自己的紧张情绪,以保持清醒的头脑。

记忆技巧

  • 为了记忆抑勒这个成语,你可以将“抑”字与“压抑”联想在一起,表示抑制和压抑自己的欲望。而“勒”字则可以联想到“勒马”,表示停止或抑制马匹的奔跑。通过这些联想,你可以更容易地记住抑勒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抑勒这个成语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情绪控制、自我约束相关的成语,如“克己奉公”、“自制力”等。这些成语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抑勒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时能够抑勒住自己的紧张情绪,保持冷静。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需要抑勒自己的脾气,与同学们和睦相处。3. 高中生:我每天都要抑勒住自己的购物欲望,以节省零花钱。4. 大学生:在面对挑战时,我会努力抑勒住自己的恐惧和不安,保持自信和勇敢。

拆字解意

抑勒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