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二典在词典中的解释
èrdiǎn

二典

拼音èr diǎn

注音ㄦˋ ㄉㄧ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尚书》中《尧典》、《舜典》的合称。《尚书序》“ 少昊 、 顓頊 、 高辛 、 唐 、 虞 之书,谓五典” 唐 孔颖达 疏:“今《尧典》《舜典》,是二帝‘二典’。”《宋史·太祖纪三》:“晚好读书,尝读‘二典’,叹曰:‘ 尧 、 舜 之罪四凶,止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乎!’” 宋 陆游 《杂感》诗:“士生诵‘二典’,恍若生 唐 虞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行为言语极其庄重、严肃。

详细解释

  • 二典源自于《易经》中的“二气”和“二德”,指的是人的行为和言语要极其庄重、严肃,体现出高尚的品质和道德准则。

使用场景

  • 在正式场合或者严肃的环境中,用来形容人的言行庄重而严肃,不敢有丝毫的轻浮或不正经。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古代的礼仪文化,用来形容官员在行使职责时要庄重、严肃,严格遵守法纪和道德准则。

成语结构

  • 二典是由“二”和“典”两个字组成的,其中“二”表示“两个”、“双重”,“典”表示“法律规范”、“准则”。

例句

  • 1. 在重要的会议上,领导的发言总是二典而庄重。2. 她的仪态举止总是二典,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正式场合中,举止庄重而庄重地演讲,形象地展示了二典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道德准则,了解古代官员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仪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室里讲课时总是二典庄重,让我们很受教育。2. 初中生:在学校的颁奖典礼上,学生代表发表的演讲都是二典庄重的。3. 高中生: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上,代表们的言行举止都应该是二典的,体现出国家的形象和风采。

拆字解意

二典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