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囘
拼音chí huí
注音
繁体遲囘
基本解释
见“ 迟回 ”。
基本含义
- 迟迟回来或回去。
详细解释
- 指迟延回来或回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行动迟缓,拖延时间。
故事起源
- 《战国策·赵策四》:“韩子问赵子曰:‘夫子之知赵也,其以为迟乎?’对曰:‘迟则生乎其间,囘则生乎其间。’”这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段对话。战国时期,赵国的政治混乱,国家内外有诸多问题,因此,赵国的政治家赵子认为,对于赵国来说,迟延行动和迟迟回去都会给国家带来困难。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他迟回家了,让我们等了好久。2. 这个学生总是迟回教室,给老师添了不少麻烦。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迟回”与“迟迟回来或回去”的意思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行动迟缓,迟迟回来或回去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时间有关的成语,如“早出晚归”、“时光荏苒”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迟回家了,妈妈生气了。2. 初中生:他迟回学校,被老师批评了。3. 高中生:我因为迟回家,错过了电影的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