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品行在词典中的解释
pǐnxíng

品行

拼音pǐn xíng

注音ㄆㄧㄣˇ ㄒ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名)有关道德的行为。
    [构成]
    并列式:品+行
    [例句]
    品行端正。(作主语)
    [同义]
    品德、品格、品质

近义词

  • 操行、品德、人格、人品

英文翻译

  • 1.conduct; behaviour

详细解释

  • ◎ 品行 pǐnxíng
    [conduct] 人品德性
    人品德行。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 遐 ( 张遐 )之品行,照耀於一代。”《老残游记》第三回:“ 姚云翁 就将阁下学问怎样,品行怎样……説得宫保抓耳挠腮,十分欢喜。” 徐迟 《牡丹》三:“ 姚黄 一点不知道她爱上的小开的品行怎样。”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品质和道德修养。

详细解释

  • 品行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和品质,涵盖了他的道德修养、行为举止、言谈举止等方面。一个人的品行好,意味着他有良好的道德标准,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举止得体。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举止,常常用于赞扬一个人的品行好,或者批评一个人的品行不好。

故事起源

  • 《晋书·王导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当时,王导在晋朝任官,他有一个儿子叫王恭,他的品行非常好,受到了很多人的赞扬。有一次,王导的朋友刘琨来拜访他,王导就请他品评王恭的品行。刘琨说:“王恭的品行好,如同品尝美酒一样。”从此以后,“品行”就成了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名词+动词

例句

  • 1. 他的品行高尚,深受大家的尊敬。2. 这位老师的品行优秀,给学生树立了榜样。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品行”与“品质”相联系,品行好的人往往有良好的品质和道德修养。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品行相关的成语,如“品格高尚”、“品德高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同学品行很好,经常帮助别人。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注重自己的品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3. 高中生:在学校,品行好的学生往往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赏识。4. 大学生:大学时期是培养品行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注重修养和自律。5. 成年人:一个人的品行直接影响他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