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三余一
拼音gēng sān yú yī
注音ㄍㄥ ㄙㄢ ㄧㄩˊ ㄧ
繁体
基本解释
(1).耕种三年,积余一年的粮食。《礼记·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故三年耕而餘一年之蓄,九年耕有三年之蓄,此 禹 汤 所以备水旱而安百姓也。”
(2).抗 日 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若干边区人民政府在大生产运动中提出“耕三餘一”的口号,号召军民积极生产,厉行节约,做到每家一年有四个月的余粮。 续范亭 《五百字诗》:“耕三须余一,岁岁不恐惶。” 马可 《夫妻识字》:“努力耕种,积草囤粮,耕三余一,防备灾荒。”
基本含义
- 耕种三分地,留一分作为余地。比喻做事要留有余地,不要过分贪心。
详细解释
- 耕三余一这个成语中的“耕”指的是农民耕种土地,而“三余一”则表示耕种土地时,将三分地用于耕种,留下一分地作为余地。这个成语比喻在做事情时要有适当的保留和余地,不要过分贪婪,以免造成损失。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告诫人们在做事情时要懂得适度,不要过分贪心,要给自己留有余地。可以用在各种工作场景、学习场景和生活场景中,提醒人们要懂得适度、不要贪心。
故事起源
- 根据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至正要览》中。杨慎在书中讲述了一个关于农民耕种土地的故事,故事中的农民将三分地用于耕种,留下一分地作为余地。后来,人们将这个故事总结为成语,用来形容做事要有适当的保留和余地。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主语为“耕”,谓语为“三余一”。
例句
- 1. 在工作中,我们要耕三余一,不要贪心过分。2. 学习时要耕三余一,不要过于追求速度,要注重质量。3. 在生活中,我们要耕三余一,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要懂得节制。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耕三余一”与农民耕种土地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农民在耕种土地时将三分地用于耕种,留下一分地作为余地的情景,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和故事,进一步了解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应用场景。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知足常乐”、“量力而行”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做作业的时候,会耕三余一,不会一次性做太多题目。2. 初中生:我在学习的时候,会耕三余一,不会只专注于某一科目,要兼顾其他科目的学习。3. 高中生:我在备考的时候,会耕三余一,不会只复习某几个重点,要全面复习所有的知识点。4. 大学生:我在实习的时候,会耕三余一,不会只关注于某一方面的工作,要全面了解和学习。5. 成年人:我在工作的时候,会耕三余一,不会过于追求利益,要注重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