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板巾在词典中的解释
bǎnjīn

板巾

拼音bǎn jīn

注音ㄅㄢˇ ㄐㄧㄣ

繁体

基本解释

  • 道士戴的帽子。俗称瓦楞帽。《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 嬾龙 应允,即闪到 白云 房,将众道常戴板巾尽取了来。”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质或行为像木板一样僵硬、死板。

详细解释

  • 板巾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板”指的是木板,而“巾”则指的是布巾。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的品质或行为像木板一样僵硬、死板,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思维僵化、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新观念或改变现状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改进或创新的机构、组织或团队。

故事起源

  • 关于“板巾”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不详,但它可能源于中国古代的木匠工艺。木匠在制作家具时,需要将木板用巾布包裹,以保护木板的表面不被刮伤。如果木板很硬而且不容易弯曲,那么包裹木板的巾布也会很僵硬,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因此,人们用“板巾”来比喻那些思维僵化、固执己见的人或行为。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想法太板巾了,完全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2. 这家公司的管理层太板巾了,不肯尝试新的商业模式。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板巾”形象地想象成一个硬而僵硬的木板上面覆盖着一块僵硬的布巾,用来比喻那些思维僵化、固执己见的人或行为。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成语“板巾”相关的成语,如“板上钉钉”、“板上砸钉”等,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思维像板巾一样,从不愿意尝试新的游戏。2. 初中生:老师的教学方法太板巾了,没有创新和趣味性。3. 高中生:有些政府官员的决策太板巾了,不顾民众的需求和意见。4. 大学生:在创业领域,板巾式的思维是致命的,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板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