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萑苇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ánwěi

萑苇

拼音huán wěi

注音ㄏㄨㄢˊ ㄨㄟ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两种芦类植物:蒹长成后为萑,葭长成后为苇。《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朱熹 集传:“萑苇,即蒹葭也。”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桃梗苇茭画虎》:“《论语》:‘谁能出不由户。’故用苇者,欲人子孙蕃殖,不失其类,有如萑苇。”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西录》:“柳荷千顷,萑苇生之。”
    (2).竹的一种。《易·说卦》:“为苍筤竹,为萑苇。” 孔颖达 疏:“萑苇,竹之类也。”

基本含义

  • 指人才济济,众多杰出的人物。

详细解释

  • 萑苇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秆细长而坚韧,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品质。成语“萑苇”用来形容人才辈出、杰出的人物众多,意味着一个团队或组织中有很多优秀的人才。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夸奖团队或组织中人才众多、能力出众、成就卓越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企业、学校、科研团队等拥有众多杰出人才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一句话:“昔萑苇之穗,薄而齐。”这句话用来形容当时的人才辈出,意味着人才如同茂盛的萑苇一样,虽然细小但却齐整。后来,这句话逐渐演变为成语“萑苇”,用来形容人才济济、众多杰出的人物。

成语结构

  • 萑苇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公司的员工真是萑苇,个个都是行业的精英。2. 我们学校的学生萑苇,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萑苇”与“人才众多”、“杰出人物”等概念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可以想象一片茂盛的萑苇丛,象征着人才辈出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成语,如“人才辈出”、“英才济济”等,了解不同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同学真是萑苇,大家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学生真是萑苇,不仅在学习上优秀,还有很多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才华。3. 高中生:这个科研团队的成员都是萑苇,他们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突破。4. 大学生:我们学院的学生真是萑苇,他们在学术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拆字解意

萑苇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