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拉
拼音bǎi lā
注音ㄅㄞˇ ㄌㄚ
繁体
基本解释
(1).摆动。 唐 李阳冰 《上李大夫论古篆书》:“於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於骨角齿牙得摆拉咀嚼之势。”
(2).方言。犹对着,当着。甬剧《两兄弟》第二场:“你来拉此骂啥人吓?勿要摆拉和尚骂贼秃。”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空洞、无实际内容。
详细解释
- 摆拉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言辞空洞、没有实际内容的说话或写作。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只会空洞说大话,却没有实际行动或内容的人。
使用场景
- 摆拉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讽刺或批评那些只会说空话、没有实际行动的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术讨论中或政治演讲中使用。
故事起源
- 摆拉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确切的故事或传说。它的含义是通过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空洞言辞的观察和总结而来的。
成语结构
- 摆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每次都说很大的话,但从来没有实际行动,简直就是摆拉。2. 这篇文章只是一堆空洞的词句,完全就是在摆拉。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摆拉的发音“bǎi lā”与“白痴啦”进行联想,白痴是指说话或行为愚蠢的人,而摆拉也是指言辞空洞的人,通过这种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摆拉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常用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这样可以丰富你的汉语词汇,提高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小明在课上一直在摆拉,根本没有认真听讲。2. 小学生:我不喜欢参加班级会议,因为有些同学总是在摆拉,浪费时间。3. 初中生:政治课上,老师提问,有同学却只会摆拉,不愿意回答问题。4. 高中生:有些政客的演讲就像是在摆拉,没有实质内容,只是为了取悦选民。5. 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我们要避免使用摆拉的言辞,要有实际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支持。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