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高氯酸铵在词典中的解释
gāosuānān

高氯酸铵

拼音gāo lǜ suān ā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高氯酸铵,分子式为NH4ClO4,白色结晶,有吸湿性。加热分解。易溶于水,溶于甲醇,微溶于乙醇和丙酮,不溶于乙酸乙酯和乙醚。有强氧化性,剧烈撞击有爆炸性。有刺激性。

    高氯酸铵 - 性质

    高氯酸铵,又称过氯酸铵,是一种白色的晶体,分子式为 NH4ClO4。无色或白色斜方结晶。溶于水、丙酮,微溶于醇,不溶于醋酸乙酯、乙醚。有潮解性。

    折光率1.482。受剧热或猛烈撞击能引起爆炸。属强氧化剂。与有机物或可燃物研磨则发生爆炸,生成氮气、氯气和水等。

    高氯酸铵 - 主要用途

    用作火箭推进剂,高氯酸铵炸药的配合剂。也可用于制造烟火,人工防冰雹的药剂。也用作分析试剂等。[1]

    高氯酸铵 - 制备方法

    电解-复分解法

    将氯酸钠在溶解槽内加水,通入蒸汽于45~50℃下溶解,使其饱和后加氢氧化钡除去铬酸根等杂质,经过滤,澄清液送去电解,得到高氯酸钠。把高氯酸钠加人反应器中,与加入的氯化铵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高氯酸铵和氯化钠,过滤除去氯化钠,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精制,再经过滤,滤液经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高氯酸铵成品。

    NaC1O3+H2O→NaClO4+H2↑

    NaC1O4+NH4C1→NH4ClO4+NaCl

    高氯酸铵 - 安全性

    环境影响

    1、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和刺激性。

    2、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350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氨、氯化物。

    应急处理

    1.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用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4.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贮运

    贮存于阴凉、干燥的不燃材料建造的库房中,与可燃物、硫磺、含碳物品、微细金属粉末、有机物、或其他易氧化物以及无机酸隔离储运。不可存放在容易起火地点,避免受热防止受潮,搬运时,轻装轻卸,切勿猛撞。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言辞尖锐刻薄,无礼冷酷。

详细解释

  • 高氯酸铵是一种化学物质,具有强酸性和腐蚀性。这个成语借用了“高氯酸铵”的特性,形容人说话尖刻刻薄,冷酷无礼,言辞刻薄伤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辞刻薄、冷酷无礼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对他人的批评、讽刺、挖苦等言辞。

故事起源

  • 暂无相关的故事起源。

成语结构

  • 高氯酸铵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别的结构。

例句

  • 1. 他的话总是像高氯酸铵一样刺人心。2. 她的尖酸刻薄让人不敢接近,真是高氯酸铵一般的存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高氯酸铵”的化学性质,将这个成语与尖锐刻薄的言辞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言辞尖锐”、“刻薄冷酷”等,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说话的时候总是像高氯酸铵一样刺人心,我不喜欢和他玩。2. 初中生:班上有个同学说话尖酸刻薄,就像高氯酸铵一样让人难以接近。3. 高中生:他的批评总是刻薄冷酷,就像高氯酸铵一样伤人。以上是关于成语“高氯酸铵”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高氯酸铵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