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谕
拼音shěng yù
注音ㄕㄥˇ ㄧ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明白谕知。《水浒传》第二七回:“其餘一干众人,省諭发落,各放寧家。”
基本含义
- 省谕是指君主对官员的谕旨,要求他们节约用钱,节省开支。
详细解释
- 省谕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省”和“谕”。其中,“省”表示节省、节约,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谕”表示君主的谕旨或命令。省谕的含义是君主要求官员遵守节俭的原则,不浪费国家财富。
使用场景
- 省谕常常用于形容国家或组织要求节约用钱,减少开支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劝告个人要节俭,不浪费资源。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有一则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被迫流亡他国,最后回到晋国成为国君。他上台后,发现国家财政困难,于是下令官员节约开支,不浪费国家财富。他发表了一篇演讲,其中有一句话是:“吾闻之,国家如家,家有不节,焉用国?”意思是说,国家就像一个家庭,如果家庭成员不懂得节约,那么国家如何发展?后来人们将这句话作为成语“省谕”流传下来,用来形容国家要求节约用钱。
成语结构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的原文是“吾闻之,国家如家,家有不节,焉用国?”,后来被缩减为“省谕”。
例句
- 1. 领导发出了省谕,要求大家节约用钱,不浪费资源。2. 这个组织一直遵循省谕的原则,不浪费一分一毫。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省谕”联想为君主下发的节约用钱的命令,类似于现代社会中政府发布的节俭倡议。可以通过想象君主站在高台上,向下发出命令的场景来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节约、节俭相关的成语,如“节衣缩食”、“一毛不拔”等。这些成语都与节约用钱、节俭生活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会省谕,不浪费纸张。2. 初中生:学校组织了一次节约用水的活动,提醒我们要懂得省谕。3. 高中生:国家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省谕,不浪费资源。4. 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节俭的习惯,懂得省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