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名不正,言不顺在词典中的解释
míngzhèng,yánshùn

名不正,言不顺

拼音míng bù zhèng, yán bù shù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míng bù zhèng ,yán bù shùn ㄇㄧㄥˊ ㄅㄨˋ ㄓㄥˋ ,ㄧㄢˊ ㄅㄨˋ ㄕㄨㄣˋ

    名不正,言不顺(名不正,言不順) 

    谓名分不正或名与实不相符,话就不顺理。《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朱熹 集注引 杨时 曰:“名不当其实,则言不顺。”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今天下之书院祠祀,十之八九皆守之以僧,名不正,言不顺,莫此为甚。”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的名声不好,说话也不顺畅,形容人品不正直、言行不一致。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中的“名”指名声,指一个人的名声不好;“言”指说话,指一个人说话不利索。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人品不正直,说话也不顺畅,言行不一致。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名声不好、说话不利索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言行不一致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风气不好。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梁惠王上》这篇文章中。据说,梁惠王曾经请教孟子如何治理国家。孟子告诉他,治理国家要讲究名正言顺,如果一个人的名声不好,说话也不顺畅,那么他的统治也不会得到人民的认可。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名不正,言不顺,怎么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呢?2. 这个地方的风气太差了,名不正,言不顺,让人不敢相信。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四个字分开记忆,分别记忆它们的意思,然后再联想起成语的整体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品、言行相关的成语,如“口是心非”、“言行一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没有朋友愿意和他一起玩。2. 初中生:这个政治家名不正,言不顺,他说的话都不可信。3. 高中生:这个公司的老板名不正,言不顺,员工们都对他失去了信任。4. 大学生:这个社团的风气名不正,言不顺,没有人愿意加入。以上是关于“名不正,言不顺”成语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