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保
拼音qiǎng bǎo
注音ㄑㄧㄤˇ ㄅ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即襁褓。《后汉书·桓郁传》:“昔 成王 幼小,越在襁保, 周公 在前, 史佚 在后, 太公 在左, 召公 在右。”参见“ 襁褓 ”。
基本含义
- 指年幼的婴儿被母亲用布包裹起来背在背上。
详细解释
- 襁保是指婴儿被母亲用布包裹起来背在背上。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婴儿还不能自行行走,需要母亲承担照顾的责任和义务。襁保意味着保护和呵护,也象征着母爱的伟大。
使用场景
- 襁保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母亲对孩子的关怀和爱护,也可以用于比喻一个人对他人的保护和照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他人的无私奉献和关心。
故事起源
- 襁保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习俗。在古代,婴儿出生后,母亲会用布将婴儿包裹起来背在背上,以便照顾和保护婴儿。这种习俗反映了古代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后来演变成了成语襁保。
成语结构
- 襁保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襁”和名词“保”组成。其中,“襁”表示将婴儿包裹起来背在背上,“保”表示保护和照顾。
例句
- 1. 她对孩子非常关心,就像是襁保一样。2. 他是个很负责任的人,总是像襁保一样照顾着身边的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婴儿被母亲用布包裹起来背在背上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发音和意义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有关母爱、保护和关怀的成语,例如“守株待兔”、“爱屋及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妈妈对我就像是襁保一样,时刻关心着我。2. 初中生:老师对我们就像是襁保一样,时刻照顾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3. 高中生:家长对我们的教育就像是襁保一样,保护着我们的成长。4. 大学生: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襁保,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