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榆木脑袋在词典中的解释
nǎodài

榆木脑袋

拼音yú mù nǎo dài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yú mù nǎo dài ㄧㄩˊ ㄇㄨˋ ㄣㄠˇ ㄉㄞˋ

    榆木脑袋(榆木腦袋) 

    ◎ 榆木脑袋 yúmù nǎodai

    [diehard] 用很硬的榆树根比喻顽固的脑袋

    有些榆木脑袋做了多年糊涂梦,不撒着呓怔呢!

基本含义

  • 指人愚笨,思维迟钝,不聪明。

详细解释

  • 成语“榆木脑袋”中的“榆木”指的是榆树的木材,榆木一般比较硬,没有弹性,比喻人的头脑迟钝,思维僵化,不易接受新事物,缺乏灵活性和创造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些人思维迟钝,缺乏灵活性,不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榆木脑袋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的一位文学家袁宏道的《东篱杂记》中。故事中有一位名叫李榆的人,他的头脑迟钝,思维僵化,被人们戏称为“榆木脑袋”。

成语结构

  • 榆木脑袋的结构为“名词+名词”,其中“榆木”修饰“脑袋”。

例句

  • 1. 他虽然读了很多书,但还是一个榆木脑袋。2. 这个人思维固执,真是个榆木脑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的头脑像榆木一样硬,没有弹性,思维迟钝,就可以很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来扩展对榆木脑袋的理解,如“木头人”、“痴人说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数学成绩一直很差,真是个榆木脑袋。2. 初中生:他虽然很努力,但是学习成绩一直提不上去,可能是个榆木脑袋。3. 高中生:他对新的科技产品总是很抵触,真是个榆木脑袋。4. 大学生:她虽然是个文科学生,但对科学知识一点也不感兴趣,真是个榆木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