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布褐在词典中的解释

布褐

拼音bù hè

注音ㄅㄨˋ ㄏ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布褐 bùhè
    (1) [coarse clothes]∶粗布衣服
    (2) [commoners]∶借指平民

详细解释

  • (1).粗布短衣。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古者采椽不斵,茅屋不翦,衣布褐,饭土硎,铸金为鉏,埏埴为器。” 宋 苏洵 《上余青州书》:“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 清 唐甄 《潜书·尚治》:“縠帛,衣之贵者也;布褐,衣之贱者也。”
    (2).借指平民。 清 方苞 《书杨维斗先生传后》:“ 秀水 朱竹垞 曾於 吴江 吴扶九 所得《復社姓名録》。以其后事徵之,死於布褐而无闻焉者十之三。”

基本含义

  • 指穿着粗布衣服,形容贫穷、朴素的生活方式。

详细解释

  • 成语“布褐”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布”指的是一种粗布衣物,而“褐”则表示深色。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穿着朴素,生活简单而贫穷。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和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衣着朴素,不注重外表的形象。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八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鲁宣公的国君。鲁宣公在位期间,非常节俭朴素,他经常穿着粗布衣服,过着简单的生活。后来,他的儿子成为了鲁国的国君,但是他却过着奢华的生活,穿着华丽的服饰。有一天,鲁宣公的儿子问他:“您为什么不穿华丽的衣服呢?”鲁宣公回答说:“我穿着粗布衣服,是为了提醒自己要保持朴素的生活方式,不忘初心。”从此以后,“布褐”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生活简朴。

成语结构

  • 主语 + 布褐

例句

  • 1. 他虽然家境富裕,但一直过着布褐的生活。2. 这个作家是一个布褐的人,他的作品非常朴实无华。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布褐”与“朴素”、“贫穷”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粗布衣服,生活简单而朴素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简朴、贫穷相关的成语,如“衣不蔽体”、“粗茶淡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家的邻居大爷过着布褐的生活,每天吃的都是很简单的饭菜。初中生:他虽然家境富裕,但是他一直过着布褐的生活,不追求奢华。高中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应该学会布褐,保持朴素的生活方式。

拆字解意

布褐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