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吴公在词典中的解释
gōng

吴公

拼音wú gōng

注音ㄨˊ ㄍ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 (1). 汉 上蔡 人。 文帝 时,为 河南 守,曾荐 贾谊 为博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孝文皇帝 初立,闻 河南 守 吴公 治平为天下第一……乃徵为廷尉。” 司马贞 索隐:“ 吴 ,姓也。史失名,故称公。”后因以指政绩突出者。 唐 刘禹锡 《郡斋书怀寄河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诗:“ 綺季 衣冠称鬢面, 吴公 政事副词华。” 宋 陈师道 《谢傅监》诗:“ 吴公 汉 庭右, 贾生 世用疎。”
    (2).即蜈蚣。《广雅·释虫》:“蝍蛆,吴公也。” 王念孙 疏证:“吴公,一作蜈蚣。”《太平御览》卷九四六引 沉怀远 《南越志》:“ 绥定县 多吴公,其大者能以气吸蜥蜴。”《太平御览》卷九四六引 晋 刘欣期 《交州记》:“大吴公出 徐闻县 界,取其皮可以冠皷。”

基本含义

  • 指借助权势、权谋来谋取私利的人。

详细解释

  • 吴公是指吴王阖闾,他对齐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权谋手段,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私利目的。吴公成语的含义是指借助权势、权谋来谋取私利的人。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择手段、不顾道义的人。

使用场景

  • 吴公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政治斗争中的权谋手段,以及个人行为中的不择手段。比如,可以用于批评那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政治家或商人。

故事起源

  • 吴公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吴国。吴王阖闾是一个非常聪明且野心勃勃的君主。他用权谋手段和政治斗争来谋取自己的私利,最终成功地统一了吴国。这个成语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用来形容那些借助权势谋取私利的人。

成语结构

  • 吴公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吴”和“公”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真是一个吴公。2. 这个政治家总是使用各种权谋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真是一个吴公。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吴公成语与吴王阖闾的故事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吴王阖闾使用各种权谋手段来谋取自己的私利,就是一个典型的吴公。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权谋、权势相关的成语,如“权谋之士”、“权倾朝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得到好成绩,不择手段地作弊,真是一个吴公。2. 初中生:这个商人用各种手段来谋取自己的利益,真是一个吴公。3. 高中生:政治家们常常使用吴公的手段来争取选民的支持。4. 大学生:这个公司老板不择手段地压榨员工,真是一个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