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耳蕨
拼音bù láng ěr jué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布朗耳蕨 ,是一种中药
读音:Bù Lǎnɡ ěr Jué
简介:
【出处】出自《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英文名】Herb of Braun's Holly Fern
【别名】贯众、耳蕨贯众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布朗耳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braunii(Spenn.) Fee[Aspidium braunii Spen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挖出后除去叶柄及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详细解释
【原形态】植株高30-50cm。根茎短而直立,与叶柄基部、叶轴密被棕色、狭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4-8cm,禾秆色;叶片坚革质,倒披针形,长25-40cm,宽10-15cm,下部渐缩狭,两面被纤维状鳞片,二回羽状;羽片18-25对,平展,披针形,中部的较大,长5-7cm,宽2-3cm,一回羽裂;小羽片近对生,镰状长圆形,基部上侧1片大,其余向上各片渐小,钝头有芒刺状小尖,边缘有芒刺,基部不对称,上缘截形与羽轴平行,下缘楔形下延成羽轴翅;中部以下羽片逐渐缩短,最下1对长约2cm;叶脉羽状,侧脉分叉达叶边。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小脉先端,每小羽片有2-4对;囊群盖棕色,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2000m的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等地。
【性味】微苦;凉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主流感;乙脑;痄腮;鼻衄;崩漏;蛲虫病;头疮白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研末,3g。外用:适量,研末调搽。
【摘录】《中华本草》
基本含义
- 指事物或人物的形象陈旧、过时,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情况。
详细解释
- 布朗耳蕨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形象陈旧,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物过时,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情况。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些观念、方法、技术等过时,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情况。可以用于讽刺一些守旧、守成的人或事物。
故事起源
- 布朗耳蕨是一种古老的植物,生长在山区的湿润环境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的改变,布朗耳蕨逐渐失去了生存的环境,数量大幅减少。由于布朗耳蕨的形象陈旧,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人们用布朗耳蕨来比喻过时、不适应时代的事物。
成语结构
- 主语+布朗耳蕨
例句
- 1. 这种传统的手工艺已经成为了布朗耳蕨,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生产需求。2. 这个观念已经过时了,是布朗耳蕨,需要及时更新。3. 他的穿着和言谈举止都像布朗耳蕨一样,显得陈旧而不合时宜。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布朗耳蕨的形象与过时、陈旧的事物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守株待兔”等来扩展对于过时、陈旧事物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台电视机已经是布朗耳蕨了,我们需要换一台新的。2. 初中生:老师的教学方法已经过时了,像布朗耳蕨一样,我们需要更现代化的教育方式。3. 高中生:这本书的观点已经过时了,是布朗耳蕨,我们需要读一些更新的著作来跟上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