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警畏在词典中的解释
jǐngwèi

警畏

拼音jǐng wèi

注音ㄐㄧㄥˇ 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谓警策而令人敬服。 明 归有光 《朱钦甫字说》:“然吾读《孙子》之书,多警畏之辞,而以处女用脱兔,《孙子》之为奇者无出於是。”
    (2).警戒畏惧。《明史·商辂传》:“ 乾清宫 门灾,工部请採木 川 湖 。 輅 言宜少缓,以存警畏,从之。”《红楼梦》第七五回:“ 贾珍 酒已吓醒了一半,只比别人掌得住些,心里也十分警畏。” 清 曾国藩 《金陵楚军水师昭忠祠记》:“又因推论兵家之变化无常,用破吾党自是之见,庶久而知所警畏云。”

基本含义

  • 警惕而畏惧。

详细解释

  • 指对某种情况或某个人的行为保持警惕,并因此而感到畏惧。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对威胁、危险或不确定因素的警觉和畏惧。

故事起源

  • 成语“警畏”源自《左传·成公十五年》:“故晋有大夫曰鞅,而公子重耳与之友也。鞅自以为晋之害,欲杀之。公子重耳知之,因为鞅请于齐,鞅以为公子重耳之谋也,遂奔楚。楚人畏之,使为右师,公子重耳以楚为兵,而以鞅为师,遂得晋国。”故事中的“警畏”形容了楚国人对公子重耳的警惕和畏惧。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他对陌生人总是保持警畏的态度。2. 在陌生的环境中,她感到警畏心理加剧。

记忆技巧

  • 将“警畏”拆分为“警”和“畏”,可以通过“警惕”和“畏惧”来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故事和文学作品来进一步了解和应用成语“警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黑暗的房间里感到警畏。2. 初中生:面对考试,他们对失败产生了警畏心理。3. 高中生:年轻人要时刻保持警畏,不被网络诈骗所迷惑。4. 大学生:在陌生城市里,她对陌生人保持着警畏的态度。

拆字解意

警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