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讽德诵功在词典中的解释
fěngsònggōng

讽德诵功

拼音fěng dé sòng gōng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fěng dé sòng gōng ㄈㄥˇ ㄉㄜˊ ㄙㄨㄙˋ ㄍㄨㄙ

    讽德诵功(諷德誦功) 

    赞美、颂扬功德。 汉 焦赣 《易林·节之革》:“讽德诵功, 周 美盛隆, 奭 旦 辅 成 ,光济冲人。”

基本含义

  • 讽刺那些只会夸奖别人而不思进取的人,赞美别人的好处而忽略自己的缺点。

详细解释

  • 讽德诵功是一个由“讽德”和“诵功”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讽德”指讽刺他人的美德,指责只会夸奖别人而不思进取的人;“诵功”指赞美别人的好处,忽略自己的缺点。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只会虚情假意地夸奖别人,而不愿意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的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只会说空话,而不愿意实际行动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人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他们的不满和讽刺。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杨朱的哲学家。他生活在战国时期,是一个重视实际行动的人。有一次,他在一群人中夸奖了一个人的优点,但同时也指出了他的缺点。其他人听到后都感到非常震惊,因为他们习惯了只说好话而不愿意指出别人的不足之处。于是,杨朱用“讽德诵功”来形容那些只会夸奖别人而不思进取的人。

成语结构

  • 成语“讽德诵功”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讽德”和“诵功”分别表示讽刺他人的美德和赞美别人的好处。

例句

  • 1. 他总是讽德诵功,但自己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2. 别人的优点他总是能够看得一清二楚,但自己的缺点却视而不见,真是讽德诵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讽德诵功”联想为一个人只会讽刺他人的美德,而不愿意赞美自己的缺点。这样的人就像是一个空洞的容器,只会说空话而没有实际行动。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关于杨朱的故事和他的哲学观点。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空谈误国”、“虚与委蛇”等,来扩展你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总是讽德诵功,说别人好听的话,却不愿意分享玩具。2.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应该相互帮助,但有些同学只会讽德诵功,不愿意真正帮助别人。3. 初中生:有些同学在班级里总是讽德诵功,表面上夸奖别人,但实际上只是为了讨好老师而已。4. 高中生:社会上有很多人只会讽德诵功,虚情假意地夸奖别人,但实际上并没有实际行动来帮助他们。

拆字解意

讽德诵功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