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请训在词典中的解释
qǐngxùn

请训

拼音qǐng xùn

注音ㄑㄧㄥˇ ㄒㄩ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清 制,钦差及三品以上外任官员,赴任时谒见皇上辞行,谓之“请训”。《清会典事例·吏部·道府告假》:“ 乾隆 十六年諭:道府等官,於请训赴任时,有面奏暂假回籍经允准者,皆於次日具呈吏部覆奏。”《官场现形记》第四回:“无奈实缺巡抚已经请训南下,不日就要到任。” 汤志钧 《戊戌变法人物传稿·袁世凯》:“初五日请训……赴车站,抵 津 。”

反义词

  • 回训

基本含义

  • 请教、请教训。

详细解释

  • 请训是一个由“请”和“训”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请,指向别人提出请求;训,指教训、训斥。请训的基本含义是向别人请教并接受训斥或教训。它表示主动向人请教,并愿意接受教育和批评。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接受批评与教训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请训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虚心向他人请教,愿意接受批评和教训的态度。可以用于形容学生在学习中虚心向老师请教问题,也可以用于描述员工在工作中虚心向领导请教经验。此外,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自己错误时能够虚心接受批评并改正。

故事起源

  • 请训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非常重视学习和教育。据传,有一次孔子在路上遇到一个年轻人,他看起来很聪明,但态度傲慢。孔子主动请教这个年轻人一些问题,希望能够帮助他成长。然而,这个年轻人却非常傲慢地拒绝了孔子的建议和教训。孔子对此感到非常失望,他认为一个人只有虚心向他人请教,才能够不断进步和成长。于是,他创造了成语“请训”来强调这个重要的教育理念。

成语结构

  • 请训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请”和名词“训”组成。

例句

  • 1. 他在学习中总是虚心请训,所以进步很快。2. 学生们应该学会请训,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指导。3. 领导对我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我虚心请训,努力改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请训”与虚心向他人请教和接受教训的态度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他虚心地请教他人,并接受教训,最终取得了进步。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有关成语和故事。了解更多的成语和故事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我会请训老师,希望能够得到帮助。2. 初中生:老师批评了我的作业,我虚心请训,下次会改正错误。3. 高中生:我在准备高考时遇到了问题,我会请训同学和老师,希望能够提高成绩。

拆字解意

请训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