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袒膊在词典中的解释
tǎn

袒膊

拼音tǎn bó

注音ㄊㄢˇ ㄅ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袒露肩胛。《北齐书·文宣帝纪》:“帝露头袒膊,昼夜不息,行千餘里,唯食肉饮水,壮气弥厉。” 唐 周贺 《赠胡僧》诗:“背经来 汉 地,袒膊过冬天。”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薛淙》:“病僧又北行数里,遥见一女人,衣緋裙,跣足袒膊,被髮而走,其疾如风。”

基本含义

  • 指露出胳膊,不穿衣服或不戴袖套。

详细解释

  • 成语“袒膊”是由动词“袒”和名词“膊”组成的,表示不穿衣服或不戴袖套露出胳膊的意思。它常用来形容人们在劳动或活动时不怕辛苦,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奋斗的精神状态。

使用场景

  • 成语“袒膊”常用于描述人们在劳动、工作或战斗中的勇敢、坚韧和不怕辛苦的精神。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做事不拖延,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投入工作。

故事起源

  • 成语“袒膊”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劳动生活。在古代,农民在田地里耕种时常常要露出胳膊,不穿衣服或不戴袖套,以方便工作。这种勇于劳动,不怕辛苦的精神被人们称为“袒膊精神”。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在工地上袒膊干活,一丝不苟。2. 面对困难,我们要袒膊上阵,勇往直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袒膊”。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劳动时,不怕辛苦地袒膊露出胳膊,表示他勇敢、坚韧的精神。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劳动、奋斗相关的成语,如“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在农田里袒膊干活很辛苦。2. 初中生:我们要学习袒膊精神,勇敢面对困难。3. 高中生:他在比赛中袒膊上阵,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拆字解意

袒膊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