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敕令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ìlìng

敕令

拼音chì lìng

注音ㄔㄧˋ ㄌ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敕令 chìlìng
    [constitutiones principum] 指帝王所发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

近义词

  • 命令、下令、夂箢、号令

英文翻译

  • 1.edict; imperial order; rescript
    2.【法】 edict; edicta; imperial ordinance

详细解释

  • 亦作“勅令”。1.诫令;命令。《汉书·韦玄成传》:“初, 玄成 兄 弘 为太常丞,职奉宗庙,典诸陵邑,烦剧多罪过。父 贤 以 弘 当为嗣,故敕令自免。” 颜师古 注:“恐其有罪见黜,妨为继嗣,故令以病去官也。”《后汉书·王龚传》:“今旦闻下太尉 王公 勅令自实;未审其事深浅何如?”一本作“勑令”。《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 袞 疾困,敕令官属曰:‘吾寡德忝宠,大命将尽。吾既好俭,而圣朝著终誥之制,为天下法。吾气絶之日,自殯及葬,务奉詔书。’”
    (2).皇帝的诏令。诏书。《宋史·哲宗纪二》:“ 章惇 等进《新修敕令式》, 惇 读於帝前,其间有 元丰 所无而用 元祐 敕令修立者,帝曰:‘ 元祐 亦有可取乎?’”

基本含义

  • 皇帝下达的命令或诏书。

详细解释

  • 敕令是指皇帝下达的命令或诏书,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敕令通常涉及国家政务、法律法规、军事行动、礼仪规范等方面的事务。它是古代中国的一种行政命令,有时也被用来表示尊贵的命令。

使用场景

  • 敕令常用于描述皇帝的权威和统治力,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有权威的人下达的命令。在现代汉语中,敕令一词用得较少,一般更常见的是“命令”或“指令”。

故事起源

  • 敕令这个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帝制时代。在古代,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他们通过敕令来下达命令,控制国家事务。敕令的制定和执行是古代政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结构

  • 敕令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敕”是动词,表示皇帝下达命令;“令”是名词,表示命令或诏书。

例句

  • 1. 皇帝发布敕令,禁止私人狩猎。2. 学校校长发出敕令,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敕令这个词语:1. 制作一张词语卡片,将“敕令”写在一边,将发音和基本含义写在另一边,每天复习几次。2. 将敕令这个词语与相关的历史故事或电视剧情节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政治体系和帝制时代的知识,可以深入了解敕令这个词语的背景和使用情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出敕令,要求我们认真听讲。2. 初中生:校长发布敕令,要求学生遵守校规。3. 高中生:政府发布敕令,要求市民节约用水。4. 大学生:公司总裁下达敕令,要求员工加班完成任务。

拆字解意

敕令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