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把戏
拼音guǐ bǎ xì
注音ㄍㄨㄟˇ ㄅㄚˇ ㄒ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即鬼把戏。阴险的手段或计策。 李大钊 《再论新亚细亚主义》:“那么‘ 中 日 陆海军共同防敌的军事协定’、‘ 日本 人提倡的 亚细亚 学生会’、‘ 日本 人的 蒙古 的自决’,种种怪现象、诡把戏,都是今日大亚细亚主义下的产物,断断不是新亚细亚主义下的产物。”
基本含义
- 指狡猾、奸诈的手段或计谋。
详细解释
- 诡指奸猾、狡诈,戏指把戏、手段。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某人使用狡猾、欺骗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某人使用欺骗、狡猾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用来批评某人的行为不光明正大。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十五年》有载:“诸侯伐楚,晋文公使申包胥为质于楚。楚人欲杀之,申包胥乃以晋师之众告楚人曰:‘晋师有三百万之众,上无云者,下无蝼者,将何以待之?’楚人乃遂止。”这个故事中,申包胥使用了一种狡猾的手段来欺骗楚国人,最终达到了保护自己的目的。后来,人们就用“诡把戏”来形容使用狡猾手段达到目的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名词
例句
- 1. 他用诡把戏骗取了公司的机密信息。2. 这个政客总是玩弄诡把戏来欺骗选民。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诡把戏”看作是一个人用手中的“把戏”来玩弄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记忆时,可以想象一个人手中拿着把戏玩具,滑稽地表演,但实际上是使用狡猾手段来欺骗他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巧取豪夺”、“狡兔三窟”等,了解更多与狡猾、欺骗相关的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用诡把戏骗了同学的零食。初中生:那个学生总是玩弄诡把戏来考试作弊。高中生:政治家通过诡把戏来欺骗选民赢得选举。大学生:他利用诡把戏来获取公司的商业机密。成年人:那个骗子总是用诡把戏来骗取他人的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