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质
拼音zhāo zhì
注音ㄓㄠ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箭靶。《战国策·魏策二》:“今我讲难於 秦 ,兵为招质,国处削危之形,非得计也。”
基本含义
- 招质指的是招聘人才时注重其品质和能力,而不是看重其身份和背景。
详细解释
- 招质成语中的“招”指的是招聘,而“质”则表示品质或能力。这个成语强调招聘人才时应该注重其真实的品质和能力,而不是仅仅看重其身份和背景。它提醒人们在选拔人才时要以实际能力为重,避免过于注重外在的条件。
使用场景
- 招质这个成语常用于讨论招聘、选拔人才的情境中。它可以用来提醒人们在职场或学术界中招聘人才时要注重其真实的能力和品质,而不是仅仅看重其学历、背景或关系。
故事起源
- 招质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楚策》中。据传,楚国的一位官员在招聘人才时,注重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看重他们的身份和背景。他的做法得到了楚王的赞赏,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招质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招”和“质”。
例句
- 1. 这家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一直坚持招质,所以员工素质非常高。2. 在选拔学生会成员时,我们要招质而不是招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来帮助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公司在招聘时,注重招聘那些真正有能力和品质的人,而不是仅仅看重其身份和背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招质相关的成语,如“质疑”、“质量第一”等,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主任在选学生代表时总是招质,所以选出来的同学都很优秀。2. 初中生:老师说选班干部要招质,不能只看外表。3. 高中生:大学招生时应该招质,而不是仅仅看重高考成绩。4. 大学生:企业在招聘时应该招质,而不是仅仅看重学历和背景。